讯问中核实案件细节,审查案卷时确保证据充分,法庭上辩论有理有节,工作中的检察官们理性客观、细致严谨,除此之外,他们同样注重自身文化建设,你听……
4月27日,大城县人民检察院党组成员、副检察长陈万栋同志在五楼会议室就文化自信为干警们授课,细细品味,你会觉得坚守法律监督职能的检察团体也能流露出浓浓的人文情怀。

“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文化自信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课堂上,陈万栋同志侃侃而谈,他认为一个大国的崛起最终会走向文化自信,中华民族五千年的灿烂历史让我们有资本,也有能力成为屹立东方的文化强国。检察文化作为文化建设的重要一环,已是检察事业不断前进的内在支撑和动力。

陈万栋同志从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文艺观讲起,从毛泽东1942年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到习近平总书记2014年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和2016年在中国文联十大、中国作协九大开幕式上的讲话,分析指出,多年来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国人民取得了马克思主义文艺观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的丰硕成果。
接着,他引用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文艺是时代前进的号角,最能代表一个时代的风貌,最能引领一个时代的风气”,剑指当今社会文化乱象的现状。他指出,当诸如《百鸟朝凤》《杨善洲》等纪实性、宣扬正能量的作品光芒逐步被掩盖的时候,出品人不再关心作品质量,而是一切朝“钱”看,受众也不再关注影视作品的内涵而选择人云亦云,这是文化的悲哀,也是文化的不自信。回忆以前,陈万栋同志更是感慨万千,他说,年轻时代“鲁迅,郭沫若们”这些文艺大家在文艺宝塔的塔尖上引领着我们前行,塑造了我们最初的文化信仰、文化自信,但近些年来,人们推崇的逐渐成为了“网红们”,快餐文化盛行,造成的不仅仅是巨大的文化落差更是精神落差。

最后,陈万栋同志强调,文化自信是一项“积土成山”的大工程,需要所有中国人的共同努力,我们检察干警作为各种文艺形式的受众,要学会在纷繁复杂的文艺作品中“独善其身”,坚守优秀的文化阵地,要善于辨别良莠,做到不盲目不盲从。同时要学会对历史虚无主义、功利主义等不良的文艺风气说“不”。他说,“勾践是色狼”“董存瑞是假的”等等这些对历史的胡乱改编,对革命英雄的随意质疑,否定的不仅是优秀典型本身,更是对中国优秀文化的颠覆,是在践踏中华民族的根基;但我们也欣喜地看到,《红色娘子军》这部影片已经成为海南人民的一张名片,剧中吴琼花的扮演者回到海南,仍然受到当地人民的追捧,可见文化不只是经济指标,更是精神指标。

文化自信体现核心价值追求,陈万栋同志教导大家,新时代的检察文化建设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在党的领导下坚定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最终走向文化自信。中华民族博大精深的优秀传统文化能增强我们的骨气和底气,让我们检察干警更好地在检察工作中体现人文关怀,让检察工作更有温度,因此,我们要不断提升自身的文化素养,真正做到胸中有大义、心中有人民、肩头有责任,笔下有乾坤,为检察事业注入更多的人文精神和价值追求!